47-16030G05504240.jpg

作者: 蘇燕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1

 

    尋訪日本當代10位陶藝家,走進他們的陶藝工坊,聆聽他們的創作歷程,體味他們的匠人精神。他們隱居在山村,過著真正清心寡欲的生活,在寧靜的工作室里日復一日地重復著制陶工作。然而在這貌似恆常的創作中,打動人的正是他們勇於創新、堅持手作、不斷進取等朴素而令人敬佩的匠人精神。

     書中介紹的10位日本陶藝家,日漸被國內的很多人熟悉,也許在你的案頭上就有他們制作的一把壺、幾個杯,或者在茶棚的角落里有一件花器、茶倉。手里摩挲這些不一定是「完美」的器物,卻總有很多細節打動人心。從這些采訪文字里,我們可以一窺其中究竟,也會有很多啟發。透過這些帶有「職人精神」的陶藝家的創作過程,我們能發現其實陶器都是陶藝家表達自我的一種途徑,每個人對自然的感知和與之的連接方式、對所用材料的細膩感受和尊重、對使用者的溫厚體貼,全都凝聚其中,由此衍生出來的豐富的「美」,朴實、自然、健康,那就是以物傳心打動人的秘密。

2016-05-23 15.30.15.jpg  

金屬般的質感 : 心手和一之陶 -大村岡

2016-05-23 15.30.41.jpg

純手工製作的陶器,獨一無二,凝視著大村剛指尖的靈性,也暗含自然本真的味道

 

    日本的陶瓷器具很多都帶有這種氣質,那種天然是結結實實的,如同山石、枯木、蒼苔一般的自然拙朴,而有些施以化妝土的器皿帶著特殊的純凈氣質、朴實洗練的外形、合乎使用的功能以及豐富的肌理變化。但是這些似乎都是呈現於外的表象,在使用過程里,斑駁的痕跡又會漸漸籠罩在上面。我們耳熟能詳的「wabi.sahi」這個美學風格,大概只屬於呈現器物美的一種標識。一個小小的陶器,常常能引發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朝花秋露般的剎那之美,帶給人內心激盪之後,枯枝殘花、水痕儼然,我們觸摸和假思索;另一方面,對陶瓷的思考都凝聚到了制作人的生命思考里。思考人和自然的關系,會讓人在日常制作的過程中體會到使用器物時毫不做作的用心和專注。首先是保留手工的感覺,很多日本器具都是手工制作的,留有讓人備感親切的手工的痕跡,但是這個痕跡又不是粗糙率性的,而是帶有專注和精微的松弛。

2016-05-23 15.32.34.jpg

親切的神秘感,一半生活一半藝術 : 小澤章子

 

2016-05-23 15.31.38.jpg

目錄

推薦序 : 隔岸觀物 老古
導 讀 : 淺話東瀛茶陶 李曙韻


平凡的生活素陶:文化與情感的滲透 --安藤雅信
回歸凡朴生活,塑造陶的枯寂之美 --奧田英山
金屬般的質感:心手合一之陶 --大村剛
信樂生人的泥土風味 --谷井直人
黑白素陶,惜物於日常靜雅之美 --井山三希子
銹跡與星光:大象無形之陶 --三占修
深思熟慮的細節:生活的關懷與反饋 --市川孝
土與火焰碰撞出的器皿 --小野哲平
親切的神秘感:一半生活一半藝術 --小澤章子
柔中帶剛的花器:為植物構築陶屋 --岩田智子
生活中的美學,季的雲的尋陶旅 --中村豐實


附錄一 日本陶瓷器年鑒
附錄二 日本陶藝展館縱覽
附錄三 日本陶藝市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ngonigiri 的頭像
    mangonigiri

    芒果飯糰工藝生活

    mangonigi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